2007-03-28

“啤酒和尿布”的故事

沃尔玛公司在美国的一位店面经理曾发现,每周,啤 酒和尿布的销量都会有一次同比攀升,一时却搞不清是什么原因。后来,沃尔玛运用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技术发现,购买这两种产品的顾客几乎都是25岁到35岁、家中有婴儿的男性,每次购买的时间均在周末。沃尔玛在对相 关数据分析后得知,这些人习惯晚上边看球赛、边喝啤酒,边照顾孩子,为了图省事而使用一次性的尿布。得到这个结果后,沃尔玛决定把这两种商品摆放在一起, 结果,这两种商品的销量都有了显著增加。

2007-03-26

什么时候应该停止Blog

  1. 当没有目标的时候应该停止Blog
  2. 当没有时间的时候应该停止Blog
  3. 当杂务缠身的时候应该停止Blog
  4. 当你已经没有原创内容可写的时候应该停止Blog
  5. 假如你没有良好性情的话不要写Blog
  6. 当你很情绪化的时候应该停止Blog
  7. 谨慎对待很私人的话题
  8. 协调生活与Blog的关系
  9. 即便停止Blog,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10. 不要仅为了逐大流而开设Blog
  11. 不要因为别人(的挑衅)而写自己不想写的话题
  12. 没有得到证实的事情不要乱写
  13. 当你的投入没有回报的时候应该停止Blog
  14. 别用令人不齿的手段经营Blog
  15. 对Blogging厌烦了就停了它
http://anonymouse.org/cgi-bin/anon-www.cgi/http://lorelle.wordpress.com/2007/01/27/how-to-know-when-to-stop-blogging/

被VC毒害的互联网

  “没有VC我也许不会有扩张的机会。但没有VC方面的压力,我也不会像这样狼狈的退出。”2月的一个下午,在朝阳区某个酒吧里,国内某小有名气的视频网站的创始人之一的林风(化名)对着窗外叹息。

  尽管200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视频元年;宽带用户突破8000万;相关网站数量达到数百家,1亿多美元的真金白银投入其中。但是,林风却在这时作出了离职的决定,网站全部交由投资方控制。

  实际上,使这样发生在创业者与VC之间的恩怨故事,过去十年时有上演。而现在,VC与新兴网站间的爱恨情仇更是难以说清道明。

  对赌协议

  2006年初,林风和他伙伴创办的视频共享网站获得了国内某VC数百万美元的投资。作为融资条件,VC和他签订了一系列严格条件。其中,一条要求苛刻的“对赌协议”令他至今后悔不已。

  所谓“对赌协议”,是投资方与融资方在达成协议时,双方对于未来不确定情况的一种约定。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融资方则行使一种权利。所以,对赌协议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

  根据该“对赌协议”,林风必须在2006年底实现网站流量进入全球ALexa排名前800名的目标。否则,投资方将有权以原先价格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价格收购或出售剩余股份。

  在视频网站普遍无法盈利的情况下,流量成为衡量其前途好坏的唯一指标。为了实现目标,林风不得不大把“烧钱”。他甚至还通过与流氓软件合作,以强制弹出的形式加大网站流量。

  “我记得,今年夏天一个月的时间,我在流量以及服务器方面就消耗了上百万元人民币。”林风回忆说。但他没想到的是,由于国内视频网站数量迅速飙升,他的视频网站流量在一段短暂的上升之后,就一直徘徊不前,远远落后于菠萝网、六间房等其他视频网站。

  2006年12月,林风不得不无奈交出了网站的控制权。在这个漫长的冬天,他都在反思自己与VC的这场婚姻。

  “我现在有些沮丧,因为这场赌博,我几乎打破了最初所有的道德底线。但是,还是惨败收场。”林风告诉《财经时报》说。

  疯狂的VC

  在很多人看来,国内互联网之所以作弊之风盛行,各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并不能指责方兴东和陈一舟等Web2.0先驱,而应该先追究源头VC方的责任。

  不可否认,中国互联网在诞生初期,就与VC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在海外资本的支持下,中国互联网才得以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并很快融入了国际舞台。

  而且,VC还把互联网塑造成“中国国民经济所有分支领域里面最国际化,和国际发展前沿最接轨的领域,”互联网协会交流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对此评价认为,VC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帮助不可否认。

  但胡延平也认为,外资资本的疯狂,也加速了中国互联网的泡沫化。互联网种种不良现象,都与VC有直接关系。

  据资料显示,目前不仅美国硅谷顶级VC悉数来到中国,就连欧洲VC和澳洲资本也开始大量涌入,千橡集团高达4800万美元的融资;当当网2700万美元的私募融资;中国汽车网2500万美元的私募融资。仅2006年,这种大规模融资就接近10余个。

  而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还有58亿美元的基金资本在中国市场上空等待落地。由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这些热钱还花不出去,不得不转向其他行业。

  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对此认为,现在Web2.0网站大多急功近利,刚融资就喊上市,正是受VC方面的压力所迫。因为与网站创业者相比,VC们更追求短期利益。

  “从资本开始,再到企业,再到大环境,整个互联网都在这种无形压力下动作扭曲、变形,而且昏招迭出。”谢文分析说,现在的VC虽然换了一批人,但显然也没有吸收上一次互联网泡沫的教训。

  VC“五大恶”

  谢文早先在接受某知名杂志时就称,十年前的VC大多是在国外演练多年归来,遵守既定法则的人。但随着大量“土狼”的加入,加上被中国市场耳熏目染后,这个群体已经变质。他还列举了VC的“五大恶”。

  其一,对于看好的领域,许多VC会找人成立一家公司,自己作为天使投点钱,却占50%以上的股份。做得有点眉目之后,再找另一VC投钱进来,自 己抽身逃走。这种“江湖名士”与VC私下联手的做法比比皆是;其二,对于看好的网站漫天要价,甚至要求对方开出一部分股份给自己私人占有。一旦遭到拒绝, 这些VC就到处说坏话。甚至威胁:“你不干,就投你的对手”;其三,看好一个网站,就想方设法套出人家核心的东西,然后自己去找人做;或者以要投资为诱 饵,到所投网站的竞争对手那里窃取情报;其四,VC更喜欢投资源优势,而不是投创新。看到一个好项目后,如果创业者是赤手空拳的年轻人,就先按捺着,等这 个项目被更多人模仿后,再把钱投给有更多资源的人。最初创新的小公司往往为此枯竭而死。

  其五就是弄虚作假。看见自己投的项目快不行了,就扶持另一家相似的网站起来“竞争”,造成产业红火的假象,引来不明真相的资本,这时趁机把手里项目出手。

  谢文还评价说,VC是扶持创新起步的源泉,VC所带来的规则和血液将伴随一家公司的整个成长历程。一旦VC这个源头变坏,整个产业就不可能健康 发展,必定病态丛生。好多公司在拿到投资之后的情况反倒比拿钱之前更糟,要么高层变动频繁、要么流量不升反跌。如博客网、BlogCN、大旗等,这样例子 还有很多。

Digg:个体的崛起

来源:中国商业评论 陈建光

凯文·罗斯,当下最火热的科技类新闻聚合网站Digg.com的创始人,他在自己的每周视频博客中抗议:凯尔肯尼斯和美国在线正在“压制Digg”。

他所指的第一件事是Digg第三版发表前两周,美国的网景投放了一个竞争产品。网景是由硅谷明星凯尔肯尼斯创办,早些时候,凯尔肯尼斯曾向罗斯提供了一份 价值500万美元的收购合同。交易将使罗斯失去控制权,因此被拒绝了。而第二件事是2006年7月18日,美国在线挖角Digg,以每月1000美金的酬 劳引诱后者的前五十名撰稿人,但效果不佳。

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家被大企业视为劲敌,联手压制的公司,却只有16个员工。不过,在欧美,Digg公司并非个案。

Flickr,一个拥有250万名会员的图片社区,有数百万的人在为它提供内容与网站建设,被Yahoo以2000多万美元收购,而真正领薪水的员工不足10人。

Flavorpill,一个成立于6年前、在全球两大洲的5个城市开展出版业务、每周有大约30万人阅读的出版物网站,雇佣的全职员工只有8人。

中国同样有许多这样的奇迹。Hao123网站的站长李兴平,他只有初中文化,广东梅州新陂镇人,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深圳。但他创立的Hao网址之家, Alexa全球网站流量排名第25位,超过了国内大多数著名的门户网站。他的才华在于对菜鸟级网民需求的精准而微妙的把握,这也与中国网民的现状准确契 合。于是小小的一个李兴平,与庞然大物百度站在同一个平台对话。百度用1190万人民币加4万股股票的天价收购了Hao123。最有趣的是,百度接管后发 现流量下降,不得不反聘李兴平,重新来管理Hao123。

进入门槛低,个体公司打响“人民战争”

为什么传统大企业如此害怕这样一个新手,为何他们以庞大的资本复制Digg模式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攻击也最终失败?

因为小企业获得创办网站的知识和技术非常容易,它们有可能散布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大公司已经找不到明确的敌人,战争已经失去了目标。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Digg公司是如何崛起的。

凯文·罗斯创办Digg.com网站的启动资金还不到2000美元。在2004年秋天,他用1500美元请自己的朋友Owen Byrne进行网站开发,还找了一个每月99美元的服务器空间,最后只剩下一项最大的开销:域名。他为此向Digg.com域名的所有者支付了1200美 元。终于,他们于2004年12月5日推出了这一站点。

这正是个体公司不断崛起的原因:网站进入的门槛是如此之低,以至于只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每月50美元的接入费用,就可能使一个小毛孩成为下一个重要人物。

1990年代末的时候,服务器、存储设备和软件的固定成本高昂。但现在,首先硬件成本不断下降。5年前,一台具有几百G存储容量的服务器(用来处理用户上 传照片的众多设备之一)要花掉Flickr约25万美元。如今,你能以5000美元的价格获得一个容量达上千G的存储器。

其次,MySQL和PHP等开放源代码网络建设模块的普及,使创业者可以在业余时间利用免费开放源代码的网络工具,轻松建立复杂的网站和服务。

真实的用户,虚拟的员工

只有8人的Flavorpill,不足10人的Flickr,16人的Digg,这些公司拥有如此少量的员工,业务如何开展,项目如何运营呢?

依靠用户产生内容是Digg的典型特征。Digg目前仅有16名员工,大都从事技术工作,而在其网站上注册的60万用户就相当于这个网站的编辑。

与传统新闻网站不同,Digg很好地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让网民把自己认为很酷的新闻源拿来与别人分享,其95%的新闻源和新闻排名都源自用户的推选。 除了内容的公开透明外,有效地采用用户间竞争机制也是Digg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一排名并不完全取决于你为Digg挖掘了多少条新闻,而在于这 些新闻被引入后,其他用户对它的反馈。

现在,许多网络服务都在利用这种群体力量,Web2.0具有高度自治组织、社会化的特征,确实不需要像传统新浪、搜狐、腾讯那么多的员工。

快速崛起,防不胜防

为什么在过去的时代,传统的大公司能一统江湖,并维持着长久的地位?原因在于稳定而成熟的发展环境中,大公司可以依仗着雄厚的资本、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庞大的忠实用户同新兴后辈打一场消耗战。但在一个快速变迁的时候,速度已经超越规模,成为决胜未来的重要因素。

Digg.com作为全球第一个掘客网站。成立仅两年,用户数量和访问量直线上升,已经成为在美国非常流行的大众网站。目前Digg在Alexa的排名已 经是全美第24位大众网站了,正逼近纽约时报(第19位),轻松打败了福克斯新闻网。并自称其独立IP日访问量高达150万次,注册用户数达到60万个。 每天有超过100万人聚集在Digg阅读、评论和“Digging”4000多条新闻。

极高的流量和发展速度牢牢抓住了媒体和投资者的目光。这就是为什么Digg像磁铁一样得到那么多钱。去年10月末,不断有消息传出,包括新闻集团在内的多家公司都对Digg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行业人士认为Digg可能值2亿美元。

与Digg相比,2006年7月,MySpace就已超过了世界上最大的传统门户网站Yahoo和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网站Google,成为美国第一大 网站。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的赢利神话,从2003年创建时的一文不名,到新闻集团动用5.8亿美元收购,MySpace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分布式运营,个体公司的孵化器

无论是Digg还是Flickr,为什么Web2.0的企业能将用户整合成为自己虚拟的员工?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工作都是数字化的,完全不需要物流的介入,采用分布式就能完成。这些“个人公司”往往将家当作办公室,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

互联网下的供应链形态正在催生越来越多的外包业务,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在线工作的低成本运作,使得这些外包机会将被越来越多的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个人公司”获得,因此也孵化出了数量庞大的小企业。

美国VC的中国模式

http://www.jrj.com  2007年03月20日 09: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泰德·施雷恩

  KPCB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已经有大约35年的历史了。我们最主要的投资目标是那些初创公司,最感兴趣的领域是信息技术(IT)和IT基础设施。一年前我们的计划之一是进军国际市场。这完全是项新的挑战。老实说,我们有90%的投资都是投向公司方圆60平方公里以内的公司,我们以前的“外国投资”其实就是犹他州的盐湖城。

  中国的风险投资者以前多数来自金融行业,而美国的风险投资者都拥有企业运营背景。比如我在从事风险投资之前曾经花费十年的时间创建了一家软件公司。中国的风险投资都是以IPO(首次公开募股)为中心展开——我认为这种想法非常可怕。在风险投资行业,我们更愿意把自己视为公司缔造者。我们来这里的目的是创建公司,IPO只是这个过程中的环节之一,是我们的投资获得回报的方式之一,但它并不是比赛的终局。

   2000年以来亚洲共有39起科技公司的IPO,其中25起等于或者低于他们的询价。这说明大家对于未来,即公司发展缺乏关注,资本市场最终会意识到这点,并且出现对抗性的情况。一味追求上市还说明了一些其它的问题:现有的人才无法消化投资,管理人才匮乏……那里的聪明人真的很多,但他们的工作效率真的不高,责任制也没有建立起来。

  另外,中国的合同法执行力度也不够。这也是我们不在中国做大量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风险投资的另一个原因。但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

  总之,在中国投资心里有点打鼓,因为你不知道事情会怎样发展,你不知道“政府明天会有怎样的态度”。眼下政府对所有的投资都来者不拒,但如果他们突然不欢迎投资,事情就可能发生变化。

  “连锁店”模式可长久实施

  美国风险投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其中第一种是“没有领导者”模式。风险投资者初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选择的就是这种模式。他们会“匆匆飞来中国,再匆匆离去”。这几乎与我坐镇一家我们投资的中国公司的董事会相似:我生活在美国,我每年来中国两次。我们同意随时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保持联系。风险投资者在公司进行选择性投资的时候就采用这种“没有领导者”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烤鳗鱼卷"。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会在中国当地聘用许多没有经验或者经验不足的人才,但却不会真正授权给他们。然后其中有一个中心人物是初来乍到的美国人,他们做出决策,但是他们没有在当地操作的经验,也不清楚在当地做投资决策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接下来是"北京烤鸭"模式。"北京烤鸭"的意思是投资当地的投资基金:"我们就直接去投资;我们在他们的基金里投入 1000万美元,这样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用这些钱做些什么投资,并且学习一些经验。"但是这条道路其实行不通。或许你可以看到他们做了什么投资,但你却学不到什么。你只是对这些人的投资有些粗浅的了解而已。

  最后一种模式是持久性的模型。我就将其称为" 连锁店"模式。你可以在当地寻找专业的经理人,专业的风险投资者,然后出钱将他们招至麾下。他们会成为你公司的一部分,也可以让他们成为普通的合伙人。但他们都是中国当地的人才,他们都是有实战经验的风险投资者,拥有足够的资历,可以自己做决策,你不需要在美国遥控他们。我想这是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唯一可以长久实施的模式。

  而在印度,我们投资准则是选择性投资。也就是采用"没有领导人"的模式。但我们也会在当地寻找一些比较初级的人才,属于前面谈到的"没有领导人加上烤鳗鱼卷"的模式。

  我们在中国只进行过两项投资,一种是被动的,即我们并没有加入董事会,另一种是作为董事入主董事会。我花了绝大部分时间来寻找CEO。我必须信任这个人,你知道有很多做假账之类的事情。我必须让自己相信,即使我身在五六千英里之外,我也可以相信这个管理团队在做正确的事,正确合法的事。

  中国公司多走重复路线

  中国眼下创新并不多见。至少在五至七年的时间内不会出现大量创新的原因。现在走重复路线的公司很多。我想这也没什么。譬如说,百度正在迎战谷歌,阿里巴巴和当当在与亚马逊竞争。类似这样的成功公司还有很多。

  有些中国公司从事的业务在美国不一定有。但这些业务与创新无关。分众传媒的公司将漂亮的液晶显示屏安装在办公大楼等各个地方。这是一种广告模式,分众传媒利用这种模式投放广告和新闻等。这种模式的效果很好,与当地的文化非常契合。这家公司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它其实并没有什么伟大的创新,不存在什么关键的知识产权,但这也没关系,只要它能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

  总而言之,中国市场并没有很多创新的东西涌现。他们在努力实现流程的自动化,那里还有巨大的市场。现在的问题是,"谷歌与百度谁将成为中国市场的赢家?"我相信两者会在中国市场激烈地交火。

  现在有些美国公司也在极力进军中国市场,但我认为多数情况下中国公司拥有更多优势去抢占当地市场。

  有些公司认为,"或许我们高估了中国市场。"我的体验是中国市场可是有13亿人口,而且人们的腰包正变得越来越鼓。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与我一起工作的中国人都很有才华。他们希望中国市场继续急速增长。他们瞄准某些具体行业并且渴望在这些行业占据领导地位。他们的期望并不过分。他们期待在20年的时间内完全占据技术行业。这是他们的目标。接下来就看他们是否能够很好地实施计划。当然他们正在努力掌握各种技术。

  (作者系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本文由沃顿知识在线提供授权。)

which file extension r u ?

You are .swf  You are flashy, but lack substance.  You like playing, but often you are annoying. Grow up.
Which File Extension are You?

PHP4.4.6和Mysql 5.0

请访问:
http://shiningray.cn/2007/03/26/php446mysql50/

2007-03-05

什么是氨纶

氨纶是一种含聚氨基甲酸酯大于85%的具有线形链段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弹性纤维。由于具有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比重轻、断裂强度高、断裂伸长高、弹性回复好等,氨纶纤维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以裸丝或合捻、包芯、包复纱等不同的纱线形式,用于经编、机织、针织等多种加工方式,制成泳衣、内衣、外套等多种服装,近年来成为发展高档弹性纺织品不可缺少的特殊纺织纤维,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